為生態而研!
為健康而究!
以全省第一晉升總決賽
在9月初舉行的半決賽中,廣東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汪景安在江門分會場充分展示了項目的特點,以及在綠色防控及健康養生中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精彩詮釋了投身農村創業創新的壯志與豪情。該項目在養殖除蟲授粉技術、綠色農業、中醫康養、綠色康養生態服務連鎖模式等方面的創新、特色、效益獲得評委們的一致好評,獲得83分,以初創組全省第一名闖入總決賽。
胡蜂,是大自然中一種讓人敬而遠之的昆蟲,卻又是除蟲的一把好手。試驗顯示,胡蜂20分鐘就能捉回5只害蟲。此外,胡蜂渾身是寶,蜂蛹、蜂毒等都可以創造額外收益,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
自2013年起,汪景安扎根山村,將胡蜂養殖技術從云南引到臺山端芬尋皇,持續開展胡蜂除蟲技術的試驗和改進,安全高效地用好胡蜂成這個田園“守護神”,獲得了數十項發明專利。
如今,汪景安的胡蜂除蟲試驗地已延伸至廣東、廣西、貴州等多個地區的有機作物和生態林地中,成為生物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探索成果之一。
為田園夢尋找“守護神”
汪景安原來在佛山南海管理著家族企業,從“富二代”到胡蜂“代言人”,從身居繁華鬧市到扎根農村大地,這段人與蜂的故事,緣從何起?
“自小我就有一個田園夢,起初我在臺山承包了一個果園,想種點不打藥的有機果蔬,卻被附近的村民當成癡人說夢,原因是不打藥殺蟲,作物壓根長不好。”汪景安并沒有因此喪氣,他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云南有用胡蜂除蟲的做法,不打藥,效果好。
為此,汪景安專程跑到云南,向云南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食用藥用昆蟲研究所的郭云膠教授學習胡蜂養殖技術。詳細了解胡蜂產業的基礎、應用和前景后,汪景安堅定了發展胡蜂產業的決心。
“我剛提出的時候,幾乎身邊所有人都反對,大家都覺得養蜂是個需要吃苦且技術性強的行業,胡蜂蟄人事件也時有發生,我是一個門外漢,不好干。”汪景安面對質疑,并沒有動搖,他堅信自己做的是對政府、對社會、對人民都有好處的事業。
2014年,汪景安在農業部門和屬地政府的支持下,在臺山端芬尋皇設立胡蜂養殖基地,創立廣東互信生物科技公司,組建團隊,選擇優質的蜂種,將胡蜂產業的技術、工具、產品等規范化標準化,推動胡蜂產業發展。
技術獲農戶認可
胡蜂除蟲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應用于農業生產,但未能解決繁殖和移動問題,無法得到有效應用和推廣。
每到年底,新一代出生的蜂王必須“越冬”,春天才會蘇醒并進行繁殖。“廣東的冬天溫度比較高,當溫度超過18攝氏度時,已進入越冬期的蜂王就會睡不踏實。幾番折騰下來,蜂王的生產率大大降低。”為此,汪景安等人將胡蜂安置在溫度低于18攝氏度的空調房內,利用恒溫恒濕的環境,幫助蜂王越冬。
廣東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我們
全國熱線:400-0052-000
基地電話:0750-5353533
客服 Q Q:2627919768
官方微信:HX07505353533
公司地址:廣東省臺山市端芬鎮尋皇村委會大隆洞尋皇坪林果場